日式装修风格起源于中国唐朝,其发展历程大致如下:
- 13至14世纪:日本佛教建筑继承了7到10世纪的佛教、传统神社和中国唐代建筑的特点,采用歇山顶、深挑檐、架空地板、室外平台、横向木板壁外墙、桧树皮茸屋顶等,外观轻快洒脱。
- 初唐时期:盛唐时鉴真大师东渡,将唐朝的文字、服饰、宗教、起居、建筑结构、文化习俗等传播到日本。日本人学习并延续了中国初唐时期的床低矮案的生活方式,并且一直保留到了今天,形成了独特完整的体系。中国人的起居方式在唐代以前盛行席地而坐,因此家具主要以低矮为主。
- 宋朝以后:唐朝之后,中国的装饰和家具风格依然不断地传往日本,比如日本现在常用的格子门窗,就是由宋朝时期传入日本,并一直沿用至今,成为古典日本风格的显著特征之一。
- 明治维新后:日本开始大量模仿学习西方现代主义,简约思想和功能主义逐渐融入到传统日式风格设计中。受西洋家具、装饰工艺的影响,其在设计上更趋合理,更重舒适度的提升,对传统日式家具形成了较大的冲击。到20世纪80年代,日本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设计大国之一。在现代设计中,日本既注重保护传统与民族特色,又强调功能主义、理性和严谨,形成了“民族化与现代化”并存的双轨制特点。同时,日本设计也显示出折衷主义特征,存在华贵装饰与单纯俭朴并存的情况。此外,集团式工作模式也是日本设计的一大特点。
日式风格强调自然元素,追求天人合一,擅长表现空间的流动与分隔,常用榻榻米、格子门窗、天然材质等元素。如今,日式风格不仅保留了传统特色,如清晰的线条、自然的材质、宁静的氛围等,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,融入现代元素和设计理念,以适应不同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观念。在现代日式家居风格中,依然秉承自然传统,根据自然环境来设计装饰家居空间,使居住环境与大自然紧密融合,并结合素材的本色机理及天然材料的特殊气息,给人以平静、美好的感觉。